今天是 ,欢迎访问辽阳市辽阳县人民检察院
  • 无障碍服务
    您的位置:首页>工作动态

    【八一特辑】脱贫路上的“领头雁”---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施瑞刚

    辽阳县人民检察院   时间2022-07-29

      第一书记,这个名称,听起来很洋气,其实,这个位置非常接地气,它往上代表的是政府帮扶的决心,它往下承载的是村民脱贫的希望。时时处处心系于民,大事小情想到群众心里,,把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历史担当,变成了泽被后人的福祉。

      军旅生涯永生难忘!虽然卸下了戎装,换上了检装,但是兵心依旧,坚守初心,始终保持军人本色。他就是军转干部辽阳县检察院办公室负责人施瑞刚。2018年10月被组织派驻到辽阳县吉洞峪满族乡大安口村担任第一书记,到任后,施瑞刚把军人的力度转变为温度,以大安口村的发展为己任,扑下身子,立足民情,真心实意投入到帮扶工作中,用赤子情怀书写驻村新篇章。

      在党建工作方面,按照“五好”目标和“七有党支部”中的标准,他同相关部门争取,在村委会门前修建了宽敞实用的活动场所,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、深入群众、深入农户,在入户走访时认真听取群众对于当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积极将群众意见转化为具体工作措施,努力构建资源共享、共驻共建党建工作新格局,经过不懈地努力,将一个被省委组织部确定的“软弱涣散”党支部后进变先进,在2020年农村党建工作检查评比中,大安口村凭借“党建 + 服务”“党建 + 产业,在全县199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排名第三。

      在乡村振兴发展上,香菇种植是大安口村的传统产业,他提出抓香菇种植这一特色增收产业,通过外出学习、与科技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模式,投资兴建高标准的香菇种植大棚,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,形成了以“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”产业发展模式,寻找到本村发展的方向,香菇产业逐步走入正轨,走出了一条党建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、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,村民每年增收200余万元。

     在扶难济困助力脱贫上,村五保户王某珍家因失火房屋被毁,他积极给其协调为其争取资金3万元,修建了新的住所。得知村民刘某功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遇到困难,主动带着他到相关部门办理了各种手续。事后,刘某功将写着“扶危济贫,寒冬暖阳”的锦旗送到了他的办公室。通过争取,由县里捐建的冷藏库也成功的对外招租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。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,他和村“两委”班子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,为他们脱贫致富出谋划策。2019年,经省级全面评估验收,实现摘帽,大安口村提前1年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。